近年来,龙口市立足于保障不同层面的救助需求,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机制体系,以打造“龙易助”救助品牌、创新救助服务模式、织密救助服务网络为抓手,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,着力提升困难群众幸福指数。2023年3月,龙口市被省民政厅评为首批山东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。
构建“一体化”工作体系,社会救助服务更“龙”易
构建社会救助一个标准。出台《龙口市社会救助审批权限委托下放工作实施方案》,将低保、特困、临时救助等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乡镇(街道),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申请、审核、审批程序,压减审批环节,优化工作流程,提高社会救助时效性、便捷性、精准性。全面开通救助金发放短信提醒,同步在各镇街设立临时救助备用金,对急难型救助开通“绿色通道”,实现24小时先行救助,2022年全年共救助519人,总计183850元。
打造社会救助一站式服务。健全完善市、镇街、村居三级社会救助网络,通过市级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、镇级一门受理平台和村级社会救助专职工作人员“阶梯式”服务,积极推进镇(街道)社工站实体运行,由“人找政策”向“政策找人”转变,进一步统筹多种社会救助事项一站式办理,将急难临时救助、低保救助、医疗救助、教育救助等多种情况一站接收,再统筹分派,让群众求助“有门”,少跑腿。实现社会救助“一码”通办。创新推出“龙易助”社会救助网上办理程序,推行社会救助“掌上办”“指尖办”,实现社会救助政策“码上知”、救助事项“码上办”、救助公示“码上查”等功能,截至目前帮助办理38件。在政府网站、媒体、全市各镇街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、村(居)公示栏等张贴公示,畅通困难群众救助渠道,公示困难群众救助情况,为困难群众架起社会救助“最多跑一次”甚至“一次不用跑”的便捷路径。
着力推行“三种模式”,社会救助层面更广泛
打造“兜底保障+提升购买”服务模式。一方面,做好全面兜底保障,加强集中特困供养对象软硬件服务水平。投入专项资金3000万元,建成龙口市北马中心敬老院,积极探索公建民营模式,政府兜底、社会参与,有效提升特困人员专业化、精细化供养水平。另一方面,由政府提供购买服务,年投入资金161万元,为1691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、低保高龄(80岁以上)人员提供社会化照护服务,实现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低保高龄人员全覆盖。截至目前,已为该类人群提供居家照护服务5年,服务3万余人次;先后为100余户特困、低保高龄人员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,提高居家生活安全系数。
深化“物质+服务”救助模式。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,建立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长效机制,以“衣食住行”等基本生活需要为抓手,提供精准帮扶服务,实现生活物质保障与服务保障双到位。先后为具备行动能力的60名失智老人发放防走失手环;发动爱心企业为5000余人次困难独处老人免费提供上门“爱心餐”;为万余名困境青少年、18周岁以下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特殊青少年、视障残疾人等群体提供陪伴、心理辅导、兴趣培养、家庭教育、能力发展等方面多样化公益服务。
融合“公益慈善+社会救助”服务模式。统筹各个层面慈善力量,探索慈善救助新路径,将低保、特困、低收入等人群纳入并实施动态监测,以救助需求为导向,开展多层次、个性化救助。实施“爱心复明”白内障救治慈善医疗救助项目,累计为94名白内障患者弱势群体提供手术救助;建立烟台地区首支社区级慈善基金——“龙口市慈善总会府东社区慈善基金”,有效助力公益事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补充作用,实现“小资金撬动大服务”。通过慈善、救助的双社会化融合,逐步形成立体化、全方位的综合救助服务体系。
强化服务保障效能,社会救助网络更牢固
夯实基层救助建设。依托社区(村)居委会、社会组织、社会工作者和公益爱心人士等多维社会力量,探索推出“救助+网格”服务模式,将救助工作向网格延伸,将辖区所有社区村(居)划分为500余个网格,根据网格规模大小分别设立1-3名救助网格员,负责救助信息的收集和上传,构建起广覆盖、多元化、精细化的社会网格救助体系。
完善社会信用体系。探索建立社会信用体系,鼓励全民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公益活动,在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救助的同时获取个人信用积分,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社会救助重点领域。启动“信用+社会救助”工程,按照“诚信申请、失信追责,公示先行、事后复核、应救尽救”办理原则,全面完善“救急难”快速反应机制,切实提高救助的时效性和精准性。强化社会服务效能。坚持以人为本,在做好政府兜底保障的前提下,重点关注辖区居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,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困难帮扶、照料护理、能力提升、心理疏导、社会融入、资源链接等各项社会服务。发扬雷锋精神,开展“情系雷锋月,爱洒三月天”等社会活动,调动社会组织发挥服务效能。龙口市爱心志愿者协会、阳光助残服务中心、今日龙口慈善义工队、东方青少年社会事务服务中心、凯旋志愿者服务中心、蛟龙救援服务队等多个社会公益组织为困难群众带去公益服务,形成社会公益和救助服务的良性循环,完善了社会救助服务体系,提高了社会救助整体水平,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。